/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fbar 誰要報稅的完整申請指南

fbar 誰要報稅的完整申請指南

2025-8-3 19:06:46 评论(1)

最近有朋友跟我抱怨,說因為漏報海外帳戶被罰款,整個人焦頭爛額。我才發現,原來很多人根本不了解FBAR是啥,更別提怎麼報了。這東西聽起來很專業,其實就是美國財政部要求的「外國銀行帳戶報告」,專門針對有海外資產的人。如果你在美國有稅務義務,比如綠卡持有者或公民,帳戶總額超過一萬美金就得報,不然罰款能讓你哭出來——最高可到帳戶餘額的一半,甚至刑事起訴。別以為只在美國生活才中招,我認識的台商在海外開公司,照樣被追著跑。


說到誰需要報稅,範圍比你想的廣。不只是美國公民,連綠卡持有者、稅務居民都跑不掉。舉個例子,去年我幫一個在台灣工作的朋友處理,他以為自己沒在美國就不受影響,結果他在香港有存款帳戶,加起來超過門檻,最後急急忙忙補報。關鍵在於「財務利益」或「簽字權」:只要你對帳戶有控制權,不管是你名下的、還是聯名帳戶,都得算進去。常見的誤區是,以為只有銀行存款才報——錯!包括證券賬戶、加密貨幣錢包、甚至某些信託基金,只要價值達標,一個都不能漏。


申請流程其實不複雜,但細節決定成敗。首先,得用FinCEN的線上系統提交114表格,這只能在財政部官網搞定,紙本早就廢了。填表時,重點是準確列出所有帳戶:銀行名稱、帳號、年度最高餘額。記得,餘額要用美金換算,匯率以年底為準。我建議提前整理好資料,像去年我搞的時候,花了半天翻查銀行對帳單,差點錯過截止日。報稅期限是每年4月15日,但自動延到10月,如果遲報或有錯誤,別慌——可以走自願揭露程序減免罰款,不過這得找專業會計師幫忙。


老實說,最怕的就是大意忽略。我有個慘痛教訓:朋友在歐洲有投資帳戶,以為金額小不用報,結果累積幾年後被查,罰了上萬美金。現在我都提醒大家,養成習慣每年檢查一次帳戶清單。別依賴銀行通知,他們才不會主動提醒你FBAR。最後建議,如果資產複雜,直接諮詢稅務律師,省下的錢絕對值回票價。與其事後後悔,不如早點動手。



  • 如果我在大陸有帳戶,但沒超過一萬美金門檻,還需要申報嗎?
  • FBAR跟一般稅表有什麼不同?報了FBAR還要額外交稅嗎?
  • 延遲申報的罰款怎麼計算?有真實案例能分享嗎?
  • 加密貨幣錢包怎麼申報?交易所地址算不算帳號?
  • 自願揭露程序具體怎麼操作?需要準備哪些文件?
    2025-8-3 19:20: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星圖繪客

    关注0

    粉丝0

    帖子753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