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剛到馬德里留學的第一個冬天,寒風刺骨,我在街角一家老式麵包店裡,第一次嚐到熱騰騰的西班牙餡餅。那金黃酥脆的外皮,裹著香濃的肉餡,一口咬下去,整個人都暖起來了。老闆是個白鬍子老爺爺,他笑著說:「這不是普通點心,是我們西班牙家庭的靈魂食物。」從那天起,我迷上了這道菜,每逢節日或朋友聚會,總要親手做來分享。西班牙餡餅,學名叫Empanada,源自中世紀的航海時代,水手們為了保存食物,發明了這種便於攜帶的餡餅。它不只填飽肚子,更承載著地中海沿岸的文化故事——想想看,西班牙人用橄欖油、番紅花這些在地食材,融合了摩爾人和羅馬人的烹飪智慧,讓每一口都充滿歷史的層次感。
在西班牙住了五年,我發現每個家庭都有獨門秘方,就像我寄宿家庭的瑪麗亞阿姨,她總說:「餡餅的靈魂在於麵團和餡料的平衡。」傳統上,它分兩種:一種是Galicia地區的鹹味版,用豬肉或海鮮做餡;另一種是Andalucía的甜味版,加了肉桂和杏仁。但核心精神不變——簡單、家常、充滿愛。為什麼它這麼受歡迎?因為它象徵著分享與團聚,西班牙人常在聖誕節或週末派對上端出熱騰騰的餡餅,配上紅酒,邊吃邊聊到深夜。這種食物不只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情感的紐帶,讓我想起在塞維利亞的夜晚,和朋友們圍坐餐桌,笑聲中飄著餡餅的香氣,那一刻,文化差異都融化了。
如果你想在家試做,別擔心複雜,我從瑪麗亞阿姨那裡學來的家庭食譜超簡單,連廚房新手都能上手。關鍵是選新鮮食材:麵團用高筋麵粉、橄欖油和溫水揉成,靜置半小時讓它鬆弛;餡料隨你創意,經典版用洋蔥、大蒜炒香後,加入絞肉(牛肉或豬肉)、番茄糊、一點紅椒粉和鹽,慢火燉到濃稠。記得,餡餅的魅力在於隨性——我常換成雞肉或蔬菜,甚至加點起司增添風味。接下來,把麵團擀成薄片,鋪上餡料,對折封邊,刷上蛋液送進預熱180度的烤箱,烤個20分鐘直到金黃酥脆。出爐時,那股焦香會讓你想起西班牙的陽光。試試看吧,這不只是食譜,更是把異國風情帶進自家廚房的魔法。
這個食譜看起來好誘人,但家裡沒烤箱怎麼辦?可以用平底鍋煎嗎?
我試做了甜味版,加了肉桂和蘋果,結果全家搶著吃!下次想挑戰海鮮餡,有推薦的魚類嗎?
餡餅的歷史好有趣,能多分享點西班牙不同地區的變化嗎?比如北部和南部口味差在哪?
麵團總是擀不薄,烤出來有點硬,是不是橄欖油放少了?求技巧!
看完超想去西班牙旅行了,有推薦馬德里哪家店最地道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