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馬德里街頭第七個月,看著地鐵站名卻唸錯重音被路人糾正時,終於承認自學APP救不了我。如果你也在找西班牙語課程,這篇血淚經驗或許能少繞彎路。
語言學校滿街都是,但坑比你想像的多。試過號稱「三個月流利」的連鎖機構,教室裡擠著二十人,老師的板鴨語速像機關槍,下課後連作業題目都看不懂。更崩潰的是同學全是英語母語者,當他們已經在聊佛朗明哥歌詞裡的隱喻,我還在腦內翻譯\¿Dónde está el baño?\(洗手間在哪)的動詞變位。
真正讓我開竅的是住家附近的文化中心。政府補貼的成人課程每月才60歐,老師是退休中學教師瑪麗亞,她會舉著番茄冷湯食譜教命令式:「¡Corta los tomates!(切番茄!) ¡Mezcla el ajo!(拌大蒜!)」。同學多是南美移民主婦,下課用西語抱怨房東的樣子,比教材裡的商務對話真實十倍。
時間緊的上班族試試「交換學習」。我每週四在咖啡館幫Carlos改中文簡歷,他教我西語職場黑話。當他說「ponerse las pilas」(字面是裝電池,實際指打起精神)比課本裡的「esfuérzate」更常出現在同事郵件裡,才懂語言活在水裡而非書上。
私教推薦給想衝刺DELE考試的人。找過時薪25歐的馬德里大學生,效果不如15歐的祕魯阿姨。她丈夫是西班牙人,移民故事本身就是動詞時態教材。有次講到「當海關撕掉我簽證那刻(pretérito indefinido),我以為此生再見不到他(condicional simple)」,時態用法瞬間刻進腦子。
別輕看YouTube頻道。當我分不清por和para時,阿根廷老師用動畫演示:por是穿過隧道(原因),para是抵達出口(目的)。比教科書省三小時。睡前聽兒童節目「西語版小豬佩奇」,意外治好了聽力恐懼症——原來他們真會把gracias說成「grasias」!
最後的真心話:別被光鮮的教室騙了。在菜場跟攤主殺價學的數字,在酒吧聽醉漢聊政治記住的虛擬式,比任何模擬考試都有溫度。當房東奶奶誇我「hablas con alma」(說得很有靈魂)時,我知道那些在廚房陪她醃橄欖的下午,才是真正的沉浸式學習。
語言是活的,要讓它長在生活皺褶裡。
求問塞維亞有類似政府補貼課程嗎?觀光區的學校貴到肉痛
線上課程推薦嗎?住小鎮資源少到哭
DELE B2備考私教有推薦嗎?被考題裡的拉丁美洲俚語虐瘋了
文化中心課程怎麼報名?需要居留證嗎?
和南美同學學西語會影響考DELE嗎?聽說用詞差異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