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深圳灣體育場側門,聞到草皮灑水後的味道,突然想起巴塞隆納拉瑪西亞訓練基地的清晨。作為被西甲青訓體系「虐」過的留學生,回國後跑遍大灣區考察足球青訓,最終在這間掛著紅黃旗幟的俱樂部駐足——他們連教練吼孩子的西語口音,都和我當年宿舍樓下如出一轍。
報名表藏在官網「球員通道」欄目第三頁,這設計夠西班牙:重要東西永遠藏在看似隨意的地方。記得帶三張證件照,背景必須純白。去年幫鄰居小孩遞表,因照片帶點米黃就被退回,行政大姊指著牆上梅西兒時證件照:「看看人家背景多雪白!」
分組測試當天別穿全新球鞋。場地是混合草,鞋釘長度超5mm容易打滑。見過香港轉學來的孩子穿著鋼釘鞋,啟動時直接劈叉。最好帶兩雙襪子——測試最後環節必定是灑水車登場,正宗拉瑪西亞式濕滑訓練,襪子濕透容易磨出血泡。
教練組長費爾南多握著平板電腦巡場,他記筆記的方式很特別:用西語速記孩子「非技術動作」。某次瞥見他寫「7號左擺臂幅度過大,像揮動鬥牛紅布」,隔週那孩子跑動姿勢就調整了。這裡不流行大聲訓斥,但每個細節都逃不過鷹眼。
最驚喜是週三特別課「腦速訓練」。投影在草皮上的幾何圖案三秒變換,孩子帶球穿過指定圖形時要喊西語顏色詞。上月在U10組見到穿10號球衣的女孩,帶球突破同時用西語數質數,費爾南多笑著對我比劃:「這才是伊涅斯塔式大腦。」
學費分三檔,別被「菁英班」名稱迷惑。其實每週差別只在多45分鐘營養師面談,核心訓練內容完全一致。真正金礦在免費的「家長工作坊」,每月最後週六教練親授家庭訓練法。上次學到用洗衣籃和晾衣夾自製反應力工具,我家天台現在還掛著彩色夾子陣。
雨天別請假。西班牙教練視雨水為天賜教具,去年颱風天目睹他們在暴雨中教孩子用積水反彈傳球。淋成落湯雞的香港男孩事後說:「原來雨滴聲能蓋掉後衛腳步聲!」這種體驗千金難換。
收到錄取郵件先看訓練時段。建議選週二四晚間班,能蹭上加泰隆尼亞助教額外的戰術板時間。有次留下來看他們用樂高小人演練陣型,戴眼鏡的小守門員突然舉手:「如果對方前鋒是姆巴佩呢?」全場靜默三秒後爆出西式大笑。
說實話,這裡不會讓孩子立刻變成梅西。但上週目睹U12隊員在落後時自發圍圈,用夾雜粵語的西語喊「¡Tranquilo!(冷靜)」,突然想起這正是拉瑪西亞牆上刻著的那句:「我們不生產球星,我們培養會踢球的思考者。」
急問!坐輪椅能參加家長工作坊嗎?弟弟想學戰術分析
坐標廣州週末班高鐵通勤可行嗎?教練接受偶爾請假?
測試灑水環節隱形眼鏡會沖掉嗎?在線等挺急的
營養師會開廣東湯水食譜嗎?女兒抗拒西洋菜陳腎湯
錄取後能指定跟費爾南多嗎?兒子測試時他畫了張鬥牛士簡筆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