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里午後的陽光斜斜打在窗台上,捧著剛沖泡的茶,突然想起初到西班牙時,為了找一杯像樣的茶跑遍超市的狼狽。四年留學時光,從被超市茶包震驚到挖出隱藏版茶莊,這條路走得有點曲折,卻也意外打開茶世界的另一扇窗。西班牙人喝的不是茶,是生活儀式感。
超市貨架上琳瑯滿目的黃盒子Hierbas del Palacio或La Tetera Azul,包裝美得像藝術品,但拆開多半是細碎茶末配著過於張揚的香精。還記得第一次買到號稱「茉莉綠茶」的茶包,沖出來竟是刺鼻的廉價香水味,當場澆熄思鄉情懷。後來才懂,這裡的主流是「混合茶」—— 紅茶基底摻進熱帶水果、焦糖碎片甚至爆米花,與其說喝茶,更像在喝甜點氣氛。
真正的好茶得往巷子裡鑽。馬德里La Latina區的舊店鋪藏著驚喜:推開Té e Té的木門,空氣中浮動著散裝茶葉的原始香氣。老闆鬍鬚花白,指甲縫還沾著茶末,看我盯著錫蘭紅茶猶豫,二話不說舀出三種等級讓我聞。指尖拈起一芽二葉的「Orange Pekoe」,茶毫在光下泛著金絨,他說:「機器篩的茶像罐頭音樂,手挑的葉子才有靈魂顫音。」
巴塞隆納的Casa Tè則是另一種風景。地下室改造成的茶窖濕度恆定,哥特式拱頂下堆滿陶甕。老闆娘捏碎一塊壓製普洱教我辨黴味與陳香,轉身又拆開2023春摘的阿里山烏龍,青心軟枝的蘭花香瞬間竄出。她眨眨眼:「西班牙人懂雪莉酒桶熟成,卻不懂茶也需要時間呼吸。」
挑茶關鍵藏在細節裡:看包裝是否標明「Hoja Entera」(完整葉片),有無具體產區而非籠統寫「亞洲」。散裝茶櫃若飄著濃烈花果香,多半是後期薰香;真正好茶聞起來像雨後森林—— 淡,但鑽進鼻腔就不肯走。至於價格,別被華麗鐵盒唬住,西班牙本地產的加利西亞綠茶往往比進口廉價茶更超值。
上週在塞維亞巷弄發現一間家庭茶坊,老太太用摩洛哥銅壺煮自種薄荷,撒的不是糖,是一把粗鹽。「茶葉像人生啊,」她遞來杯沿掛霜的玻璃杯,「苦後回甘不算本事,要讓鹹淡都成風景。」杯底沉著的墨綠葉片在陽光下舒展,突然想起家鄉茶山的霧。原來離家六千公里,我終於學會用另一種溫度品味鄉愁。
在巴塞羅那除了Casa Tè還有推的店嗎?學生黨預算有限但想買真茶葉
西班牙人喝茶加鹽??那個摩洛哥式薄荷茶試過一次鹹到懷疑人生
Pontevedra Vivo的茶罐設計美哭!但網購等了兩週才到 有沒有實體店啊
跪求辨別香精茶技巧!上次買到伯爵茶喝完整個喉嚨黏黏的
看到阿里山烏龍那段眼眶熱熱的 可以偷偷帶茶葉入境嗎?好怕被海關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