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幫表弟填IMM 5406e時,在「其他姓名」欄位卡了兩小時。當時他糾結要不要填小學被老師寫錯的英文拼音,我們打越洋電話問移民顧問,對方輕笑說:「連你阿嬤叫錯的乳名都得列,只要不是惡意隱瞞。」那晚螢幕光映著泡麵熱氣,突然理解這份表格的靈魂——它要的不是完美答案,而是你人生的全息投影。
上個月溫哥華茶餐廳裡,新移民張先生掏出皺巴巴的退件信。移民官用黃色螢光筆圈出漏填的欄位:他以為出嫁三十年的姐姐不算直系親屬。服務生收走奶茶杯時,冰塊在杯底喀啦作響,像極了檔案被退回的聲音。
▍親屬關係欄的魔鬼細節
填「父母是否過世」時別勾Unknown。去年有申請人因父親幼時失蹤勾選未知,結果被要求補派出所「查無此人」證明。若父母離異,生母現任丈夫仍要填在繼父欄,但得在備註寫「生母現任配偶」。
最常出錯的是兄弟姐妹欄。已入籍加拿大的哥哥要註明公民身分;同母異父的妹妹得寫在「其他家庭成員」欄,並用紅筆在旁邊註解血緣關係。見過有人把過繼給舅舅的親弟弟漏填,移民局調出三十年前戶籍檔案駁回申請。
▍日期陷阱與地址玄機
出生年月日欄位,1949年前在中國大陸出生者常遇到問題。若長輩只記得農曆生日,要在備註欄寫「農曆X月X日,換算西曆約YYYY/MM/DD」。我幫九十歲姑婆申請時,她堅持自己屬龍所以是1928年,實際查族譜是1929年1月出生——這種跨年農曆得用萬年曆工具確認。
地址欄考驗歷史功底。哈爾濱人寫「松江省」,台北人要註明「台灣省」。香港申請人若寫「九龍塘劍橋道」,需加註「British Hong Kong時期路名」。最近幫老僑填1940年上海舊址,查到霞飛路已改名淮海中路,最後決定兩者並列:「原霞飛路(現淮海中路)XX弄」。
▍簽名生死門
去年溫尼伯有對夫妻因簽名問題被拒。先生在台灣簽完掃描傳給在加拿大的太太列印,結果原始檔簽名處帶數位簽章浮水印。移民局認定非親簽正本,整個申請案重來。切記:每份5406e都要用藍色原子筆在紙本親簽,掃描時解析度至少300dpi。
用修正液是大忌。曾有人塗改婚姻狀態欄,在塗改處簽名縮寫仍被退件。建議錯誤時直接換新表,寧可多花兩小時重填。簽名需和護照簽名相似度達八成,簽英文草簽的記得先確認護照簽名模式。
▍實戰範本暗黑技巧
下載的範本第3頁有隱藏彩蛋。在「是否曾被加拿大拒絕入境」欄位,若因旅遊簽證被拒過,除勾選Yes外,要在備註欄寫「TRV Refusal, Application No.XXXXXXXX」。有人只寫「旅遊簽未過」,結果被要求補官方拒簽信。
範本第4頁親屬關係圖,用不同色筆標註更清晰:藍色寫加拿大親屬,紅色寫申請中人,鉛筆寫已故者。我見過最強申請者附上三層關係圖,用螢光貼標註同住溫哥華的七大姑八大姨,移民官直接蓋核准章。
凌晨三點改完第十一稿申請書,窗外卡加利開始下冰雹。想起移民律師說過:「這表格像棵家族樹,根鬚裡纏著你沒見過的叔公,樹梢掛著剛出生的姪孫。」當你誠實填完最後欄位,指間的墨水味會混著故鄉泥土氣息——那是新舊生命交接的儀式。
求問父母離婚後又各自再婚,生父的現任妻子要填在繼母欄嗎?她根本沒養過我
緊急!表格版本是2021-06的,但官網最新是2023-11版怎麼辦?我已經公證完了
範本第2頁的曾用名欄,小時候被領養改過姓但法院紀錄遺失,可以寫N/A嗎?
PDF檔用Adobe填到一半當機,重新打開發現欄位變亂碼有解嗎?
附錄的親屬關係圖畫到堂表兄弟就卡住,到底要追溯到多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