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多倫多西北邊喧囂的城區,車子拐進Caledon起伏的丘陵地帶,空氣彷彿瞬間沉澱下來。導航指向「Buddhist Prajna Temple」,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在心裡跳動——多倫多五台山。這不是山西那座千年聖地的簡單複製,它是遠渡重洋的信仰種子,在安大略的土壤裡生根發芽,長成一片供心靈棲息的清涼地。這次的探訪,與其說是觀光,不如說是一場預謀已久的逃離。
山路盤旋而上,兩側是加拿大標誌性的茂密樹林,綠意濃得化不開。轉過幾個彎,視線豁然開朗。一片依山而建、氣勢恢宏的漢傳佛教建築群撞入眼簾,朱紅的牆、金黃的瓦、飛揚的簷角,在北美湛藍的天空下,強烈得有些不真實。停車場寬敞,下車的瞬間,都市的嘈雜被徹底隔絕,耳邊只剩下風掠過樹梢的沙沙聲,還有隱約飄來的、極有韻律的誦經聲。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香火氣息,心,不由自主地靜了三分。
核心的朝拜區莊嚴肅穆。大雄寶殿是絕對的重心,殿宇巍峨,雕樑畫棟。走進去,高聳的釋迦牟尼佛金身莊嚴慈悲,兩側的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殿內許多木構件和佛像據說是從國內運來的上好香樟木,由老師傅精心雕刻而成,湊近了能聞到若有似無的獨特木香。那份精緻和虔誠,是隔著螢幕看圖片完全無法體會的震撼。記得脫鞋進入,保持安靜,即使不信佛,那份肅穆也能讓人收起浮躁。
繞到大殿後方,沿著石階向上,視野愈發開闊。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等錯落分布。站在高處的回廊遠眺,層層疊疊的屋頂在陽光下閃著金光,遠處是無盡的森林綠浪,天地遼闊,頓覺個人煩惱渺小如塵。這裡很適合靜坐片刻,聽風鈴叮咚,看雲卷雲舒。有時能遇見穿著海青的師父或居士安靜走過,步履輕緩,自成一道風景。
寺內的「五觀堂」提供午齋。別小看這頓素齋,絕對是驚喜。不是簡單的青菜豆腐,而是精心烹製的仿葷素食,從「糖醋素魚」到「黑椒素牛柳」,形態味道都極具巧思。食材新鮮,調味適中,吃得出用心。坐在寬敞明亮的齋堂裡,透過大窗看著外面的竹林搖曳,細嚼慢嚥,一飯一蔬皆覺感恩。記得留意開放時間(通常中午11:30-1:00左右),最好準備些現金零錢隨喜功德。
如果時間充裕,強烈建議體驗一下下午的活動。禪堂有時會有簡短的坐禪指導,即使初學者也能嘗試,學著把狂奔的念頭暫時拴住。抄經室提供紙筆,一筆一劃臨摹心經,在專注的書寫中,焦慮不知不覺被熨平。最難忘的是在地藏殿側面的長廊下,聽著殿內低沉的誦經聲發呆,看光影在石階上緩慢移動,時間彷彿凝固了。這種「無所事事」的奢侈,在都市裡千金難買。
太陽開始西斜,金色的光芒灑滿整個山頭,給殿宇鍍上更濃烈的輝煌。準備離開時,回頭再望一眼那片金頂紅牆,竟生出一絲不捨。多倫多五台山的美,不止在於它精緻的仿古建築,更在於它在異國他鄉營造出的那份獨特的「場」——一種融合了東方禪意與北美曠野的寧靜力量。它不強求你信仰什麼,只是提供了一個容器,盛放你旅途的疲憊和內心的喧囂。
多倫多五台山像一顆鑲嵌在加國大地上的東方明珠,閃耀著信仰與文化交融的光芒。它離都市不遠,卻能帶你瞬間抵達內心的遠方。找個週末,去走走,去坐坐,去感受那份喧囂世界之外的清涼與自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