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踏進太古廣場,那股熟悉的喧囂就撲面而來——不是香港中環那個,是加拿大列治文(Richmond)的Aberdeen Centre。這裡不只是個商場,更像個微型亞洲城,混雜著港式情懷、日韓潮流和北美自由氣息。記得十年前剛移民時,總覺得缺了點家鄉味,直到發現這個寶藏地,才真正找到歸屬感。它不只是購物點,是生活縮影:週末帶孩子溜冰,午後約閨蜜喝珍珠奶茶,深夜獨自晃進書店翻漫畫,每一刻都黏著回憶。
說到購物,太古廣場的魔力在於「不按牌理出牌」。一樓的Daiso日本百貨,總讓我失心瘋——十塊加幣能抱回一袋創意小物,從貓咪造型飯勺到迷你盆栽工具,實用又療癒。轉角撞見「三聯書店」,滿架繁體中文書和港版漫畫,老闆是個老溫哥華,會跟你聊金庸新修版的爭議。二樓藏著小眾設計師店「KiKuu」,主打亞裔年輕品牌,上次入手一件刺繡牛仔外套,融合山水畫元素,穿去溫哥華藝術展竟被路人追問。這裡不賣奢侈品,卻讓平凡購物變成一場文化探險。
美食才是靈魂所在!地下food court像聯合國食堂,三十幾個攤位爭奇鬥豔。必推「金都餅店」的港式蛋撻——酥皮脆得像秋葉,蛋漿滑嫩帶焦香,配一杯「幸福堂」黑糖鮮奶,甜而不膩。若想吃點熱鬧的,「牛角日式燒肉」的午間套餐超值,A5和牛在鐵盤上滋滋作響,油脂香混著清酒香,瞬間穿越到東京小巷。最隱藏版是「囍記腸粉」的布拉腸粉,老闆娘親手磨米漿,裹著鮮蝦或叉燒,淋上秘製醬油,軟糯中透著米香,吃完總想外帶一份給老媽。這些味道,串起了移民生活的酸甜苦辣。
休閒時光在這裡被重新定義。頂樓的「Cineplex影院」常播亞洲電影,上個月看《鬼家人》全場笑到拍椅背,散場後大廳還有人討論劇情。商場外的廣場更妙:夏天有露天市集,手作耳環配現烤可麗餅;冬天變身溜冰場,孩子們摔得四腳朝天也不哭。我最愛黃昏時分,坐在中庭木階梯上,看華裔爺爺們下象棋,溫哥華的晚霞透過玻璃穹頂灑下來,那一刻,漂泊的心就靜了。這地方教會我:所謂熱點,不在打卡數,在能否讓你放下手機,真實活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