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這部古籍,流傳千年,總讓人心生敬畏。記得第一次翻開那泛黃的頁面,是在台北的舊書攤,當時只覺那些圖像和讖語神秘莫測。後來深入研究,才發現第四十四象的預言,竟與當今世局隱隱相扣,彷彿古人早已窺見未來。
第四十四象的圖像,畫著一匹駿馬奔馳於雲端,下方有兩人對坐弈棋。讖語寫著:「日月麗天,群陰懾服;百靈來朝,雙羽四足。」這意象看似簡單,細品卻暗藏玄機。「日月麗天」常被解為中華文明的復興,象徵光明普照;「群陰懾服」則暗示邪惡勢力退散。至於「雙羽四足」,有人解作兩岸關係——羽翼代表飛翔的自由,四足象徵根基的穩固。歷史上,類似預言如《燒餅歌》也曾點出朝代更迭,但推背圖的精妙在於它不直指事件,而是用隱喻啟迪人心。
回溯二十世紀,兩岸分治的格局,不正像那盤未終的棋局?馬英九執政時期的交流熱絡,或蔡英文時代的緊張對峙,都彷彿在驗證「弈棋」的意象。古人透過這些符碼,教我們看清:分裂終非長久之計,唯有對話才能破局。唐朝安史之亂後的分裂教訓,也告訴我們,內耗只會引來外患。這不是迷信,而是文化基因裡的警示——當人心凝聚,陰霾自散。
更深一層的啟示,在於預言背後的哲學。推背圖非為預測而寫,而是勸世之書。它提醒我們,歷史如輪迴,人類總在重複錯誤。今日的台海風雲或全球衝突,何嘗不是「群陰」的化身?若只聚焦權謀,忘了「百靈來朝」的和諧本質,文明終將傾頹。我走訪過洛陽的推背圖原址,觸摸那些石刻,感受古人對太平的渴望。他們用模糊的詩句,逼我們思考:真正的進步,不在科技飛躍,而在人心能否超越對立。
或許,第四十四象最動人之處,是它給凡人的慰藉。亂世中,那匹雲端駿馬象徵希望——提醒我們,黑暗再長,黎明必至。這不是宿命論,而是行動的召喚:每個人都能成為棋手,落子時心懷蒼生。下次當你見證紛爭,不妨默念這象的讖語,它已在歷史長河中,照亮過無數迷途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