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在高雄88快速道路飆汗狂奔,冷氣突然吹出暖風,儀表板跳出引擎溫度警示燈,嚇得我立刻切到路肩。熄火打開引擎蓋,那股防凍液蒸發的酸餿味撲鼻而來——我的六代CR-V中招了,而且不是單純水箱問題。
回廠插電腦檢測,技師皺眉說「節溫器正常,水幫浦沒異音」,但數據流顯示引擎溫度在98°C到110°C之間跳探戈。我盯著散熱風扇像中邪似地間歇性罷工,心裡有底了:八成是那組該死的「主動式進氣柵欄系統」在搞鬼。
這套系統原理很聰明,冷車時關閉格柵降低風阻,高溫時開啟葉片引入冷風。但台灣海島型氣候加上滿街工程車噴濺的泥水,柵欄轉軸卡死是遲早的事。更麻煩的是當格柵無法開啟,行車電腦為了保護引擎會直接鎖動力,瞬間讓你體驗1.5T變身0.8升小發財車的絕望感。
自救實戰三步驟:
先別急著叫拖車,拿手機手電筒照前保桿下方格柵(不用拆任何零件)。正常狀態下,車輛靜止時葉片應呈開啟狀態。如果看到葉片像被膠水黏死般閉合,拿樹枝輕戳看能否撥動——但千萬別硬撬,裡頭連桿結構比你想像的脆弱。
若確認卡死,立刻開空調MAX檔強制散熱風扇高速運轉。這時你會聽到引擎室傳來飛機起降般的轟鳴,別心疼電瓶,這招能爭取20分鐘車程開到保修廠。我靠這招撐到鳳山熟識的車廠,技師邊拆前保桿邊笑:「本月第五台CR-V,本田該頒獎牌給台灣的爛路了。」
真正省錢的修復眉角:
事後跟修車廠泡茶才挖到秘辛:這代CR-V的格柵控制器藏在最容易被雨水噴濺的位置。有車友用機車內胎DIY防水套,我後來是拿3M雙面膠把行車記錄器剩餘的防水泡棉黏在模組上方,成本零元。
開本田的樂趣就在這——總能逼你練就一身土炮改裝技能。下次看到CR-V車主趴在地上戳保桿,別懷疑,他正進行神聖的格柵復活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