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2》終於來了!作為科幻史詩迷,我在戲院看完IMAX版後渾身起雞皮疙瘩。維倫紐瓦用沙漠與星艦編織的視覺詩篇,比第一部更磅礴——保羅騎著沙蟲衝破沙暴的十分鐘長鏡頭,配著漢斯季默的轟鳴鼓點,簡直是對大銀幕的頂級獻禮。但今天想聊的不是劇情(怕暴雷),而是發現身邊好多朋友在搜「免費下載資源」,這讓我有些憂心。
去年在電影資料館聽過講座,才知道《沙丘》單是哈肯能家族的飛船設計,就耗掉80人團隊九個月。那些鑿刻在金屬甲板上的虛構文字,連特寫鏡頭都未必拍到,美術組卻認真創造了整套哈肯能語法。當我們貪圖「免費高清完整版」時,其實正在碾碎這群匠人的宵衣旰食。記得台北金馬影展策展人說過:「盜版是往電影血管裡抽血。」
與其冒著中毒風險點可疑連結(我同事上週才中勒索病毒),不如試試這些合法管道:台灣MyVideo已開放預購數位版,月底前會員半價;新加坡HBO GO確定五月上架;美國Max平台甚至能切換四種配音版本。若是追求極致聲畫,誠心建議等四月中的4K藍光實體碟——沙蟲鱗甲在杜比視界下的金屬反光,手機螢幕根本撐不起那種層次。
特別想提齊迪帝爾部落的母性哲學。當蕾貝莎舉起藍色聖刀吟唱:「水是生命,亦是死亡」,突然理解導演為何堅持用膠片拍攝。那些粗礫的顆粒感與暖黃色調,數位壓縮後完全失去宗教儀式般的厚重質感。就像把敦煌壁畫複印成A4紙,再高清也載不動文明的重量。
最後分享冷知識:弗瑞曼人沙漠蒸餾服的設計,竟參考了納米比亞甲蟲背殼的集水結構。這部電影像座沙丘,表面是科幻冒險,底下埋著生態學、宗教學甚至中東政治的暗流。與其在模糊盜版裡錯過細節,不如等好設備細品。當保羅在預言與命運間掙扎的瞳孔震顫,值得你用最純淨的黑暗來盛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