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第一次在国外的肉铺买牛肉里脊时,店员一脸茫然,我只好用手比划着牛背的位置,结果他恍然大悟:\那一刻,我才明白这个最嫩的部位在英文里有个这么贴切的名字。牛肉里脊,也就是beef tenderloin,是牛身上最珍贵的部分,因为它几乎不受运动影响,肉质细腻如丝,脂肪分布均匀,咬一口就能感受到那种柔滑的融化感。在欧美市场,它常被称作fillet或tenderloin steak,但别被名字迷惑了——不同地区的切割习惯会让它呈现不同形态,比如法国的filet mignon就是小块精修版,适合浪漫晚餐。
说到烹饪应用,牛肉里脊的魅力在于它的多功能性。我年轻时在餐厅帮厨,主厨总强调:处理它时动作要轻,别用重锤敲打,否则会破坏那天然的嫩度。先说说切割吧,在家做的话,建议顺着肌纤维切成厚片或整块处理,厚度控制在2-3厘米,这样煎烤时能锁住肉汁。记得有一次我切得太薄,结果火候稍过就变硬了,真是浪费了好肉。腌制是另一个关键点——别用强酸酱料浸泡太久,15分钟的简单盐胡椒调味就够了,再加点橄榄油和迷迭香,就能唤醒它的原味。
烹饪方法上,我最爱用平底锅煎,中火加热到锅微微冒烟,放下去滋滋作响时别急着翻面,等个两三分钟形成金黄焦壳再动。温度控制是门艺术,内部温度达55°C左右最理想,用探针温度计测一下,保证中心还是粉嫩的。如果做整块烤制,烤箱预热到200°C,包上锡纸慢烤半小时,最后五分钟揭开上色,那种外焦里嫩的效果会让全家抢着吃。冬天时,我还试过慢炖牛肉里脊,加点红酒和根茎蔬菜,小火煨两小时,肉质会变得更软糯,汤汁浓郁到能拌饭。
搭配酱汁也别太复杂,经典的蘑菇奶油酱或红酒汁就够提味,但记住酱料别盖过肉的本香。这些年我学到,牛肉里脊的嫩度其实源于它的低结缔组织含量,所以高温快烹是关键,千万别过度烹饪。每次端上桌,看着家人满足的表情,就觉得这功夫值了。你们呢?有没有什么失败或成功的经验?分享出来,大家一起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