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車庫時,翻出幾條舊輪胎,堆在角落積灰塵,才突然想起:這些廢輪胎該怎麼處理?丟掉太浪費,回收又不知從哪下手。在台灣,每年廢輪胎數量驚人,據環保署數據,2023年全台就回收超過12萬公噸。但很多人和我一樣,一開始只會問:舊輪胎能賣多少錢?回收流程又長啥樣?這幾年,我跑遍回收站、拜訪業者,才摸清門道。今天就來分享親身經驗,讓你別再讓輪胎變垃圾山。
談到廢輪胎回收價格,這可不是一刀切。價格波動大,得看輪胎類型、磨損程度,還有市場供需。像轎車輪胎,一條基本在50到200元台幣間,如果是卡車或貨車的更大尺寸,可能飆到500元以上。但別以為新一點的輪胎就值錢,重點在胎紋深度和損傷。我有次帶條半新的轎車胎去回收站,對方一摸胎面就搖頭:「磨平了,只能算廢料價。」結果只拿到80元。查價格最實際的管道,是上環保署的「資源回收網」,或直接打給在地回收商。記得,別只問一家,多比價才不吃虧。像台北的「綠能回收站」,官網就有即時報價表;中南部的小型業者,常靠臉書社團更新行情。總之,輪胎回收不是暴利,但積少成多,還能幫地球減負擔。
至於處理流程,聽起來複雜,其實分三步走:收集、分類、再處理。第一步,收集最簡單,回收商會上門收,或自己送到指定點。我習慣先聯絡「台灣廢輪胎回收協會」,他們有合作車行,免費到府拖運。第二步分類是關鍵,業者會依輪胎大小和材質分堆,像橡膠含量高的優先處理。第三步再處理就高科技了,常見是破碎成橡膠顆粒,用於運動場跑道或建材;更環保的,是熱裂解技術,把輪胎變燃料油或碳黑,歐美正流行。在桃園看過一家工廠,機器轟隆隆響,一條輪胎進去,幾分鐘就變再生原料。整個流程要嚴守環保法規,避免污染,這也是為何價格不高——業者得投入設備成本。但好處顯而易見:每回收一條輪胎,少燒一桶油,少填一立方垃圾。
說到底,廢輪胎回收不只是賺點小錢,更是責任。全球每年丟棄15億條輪胎,堆起來比聖母峰還高。台灣起步雖晚,但進步快,像2022年新推的「輪胎再生標章」,鼓勵廠商用回收料。我現在換胎時,都會選有標章的店家,順便問回收方案。經驗談:別等輪胎爛光才行動,胎紋剩一半就能聯絡回收商。最後提醒,黑心業者還是有,亂丟或非法焚燒會罰款。找合格管道,環保署網站一查就有清單。回收這條路,走得對,輪胎也能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