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次開車去郊遊,半路上輪胎突然癟了,差點誤了行程。事後才發現,原來是太久沒檢查氣壓,輪胎慢慢漏氣導致的。從那以後,我學會了定期打氣的重要性,這不只關乎安全,還能延長輪胎壽命、省油呢。
打氣前,先準備好工具。一支可靠的氣壓計是必備的,別依賴加油站那些老舊設備,它們常不準確。我習慣隨車帶一個數字氣壓計,小巧又精準。再來是空氣泵,家用或便攜式都行,但確保它能連接到車輪閥門。別急著動手,先讓車子停穩在平地,輪胎冷卻後再測量。熱輪胎會讓讀數偏高,誤導判斷。
測量當前氣壓時,得小心操作。擰開閥門蓋,輕輕壓上氣壓計,聽到嘶嘶聲就表示在讀數。對照車門框或手冊上的建議值,別憑感覺亂打。每輛車不同,轎車可能30-35 PSI,SUV會高些。打氣過程中,慢慢加壓,別一股腦灌滿。邊打邊檢查,避免過度充氣,否則輪胎易爆胎。打完後,再測一次確認均勻。
實用技巧方面,季節變化影響大。冬天氣溫低,氣壓自然下降,得多檢查幾次;夏天高溫時,別在烈日下打氣,熱脹會讓壓力飆升。另外,輪胎類型有差,越野胎或跑車胎的標準不同,新手常忽略這點。安全上,永遠戴手套護眼,閥門噴出的氣流可能傷人。定期保養輪胎,能省下維修費。
養成習慣後,開車更安心。輪胎是車的腳,照顧好它,旅途才順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