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邱國正,大家可能都記得佢係台灣嘅國防部長,鐵血軍人形象深植人心。但今日我想傾下佢個仔邱仲平,呢個名字冇咁響亮,卻承載住一段平凡又深刻嘅人生旅程。喺名人家庭長大,唔係表面咁風光,背後嘅掙扎同成長,先係最真實嘅故事。
邱仲平嘅童年喺台北度過,細細個就感受到父親嘅威嚴。邱國正成日忙於軍務,好少陪佢玩波仔,反而成日灌輸紀律同責任。有次,仲平喺學校打架,老豆冇罵佢,只係靜靜坐低講:「做人要硬淨,但唔好靠拳頭。」呢句話刻喺心入面,教識佢力量唔係來自暴力,而係內心嘅堅韌。家庭聚會時,邱家總係圍住飯枱傾國家大事,細路仔插唔到嘴,但佢學會咗傾聽同觀察,漸漸養成獨立思考嘅習慣。
教育路上,邱仲平冇跟父親腳步入軍校,反而選擇去美國留學。佢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讀經濟,遠離台灣嘅鎂光燈,過住普通學生生活。每日踩單車返學,喺圖書館熬通宵寫論文,呢段經歷磨練佢嘅韌性。畢業後,佢冇返台從政,而係喺矽谷打拼,做咗科技公司嘅產品經理。選擇呢條路,唔係叛逆,而係想證明自己嘅價值,唔靠家族光環。佢同我傾過,話最難忘係初入職時,面對文化衝擊同競爭壓力,但諗起老豆嘅教誨,就咬緊牙關撐落去。
家庭關係上,邱仲平同父親嘅互動好微妙。邱國正嚴肅出名,但私下對個仔好溫柔。記得有年中秋,仲平帶埋太太同仔女返台團聚,老豆親自下廚煮客家菜,席間冇講軍國大事,反而問孫仔嘅學校生活。呢啲小片段,透露出父子間嘅深情。邱家嘅核心價值係「忠誠同擔當」,唔單止對國家,更對家庭。邱仲平成家後,將呢種精神傳承落去,教仔女要腳踏實地,唔好羨慕虛名。
生活軌跡中,邱仲平嘅轉折點係佢四十歲時決定返台創業。開咗間社會企業,專幫弱勢青年培訓技能。呢步唔易行,佢話係受到家庭啟發:父親嘅軍人精神教佢堅持,母親嘅慈愛提醒佢回饋社會。而家,佢平衡緊事業同家庭,週末帶屋企人去行山,簡單日子反而最充實。諗深一層,喺名人陰影下成長,佢學會咗接納過去,同時開拓自己嘅路,唔係逃避身份,而係重新定義它。
人生就係咁,家庭嘅烙印永遠喺度,但點樣活出自己,先係真功夫。邱仲平嘅故事,冇戲劇性高潮,卻充滿細膩嘅掙扎同成長。佢證明咗,即使背住沉重姓氏,都可以活得真實而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