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天前
评论(7)
劳动法律师严格遵循2:8定律,被认为门槛不高,绝大多数集中在及格线水平。目前行业已经“杀红了眼”,相对动辄数十万乃至百万、千万的民商金融业务律师费,劳动法服务单价主要游离在数千到小几万不等。当然,国内史上劳动法团队年创收最高记录据报约为1个亿,欧美涉及反歧视、集体争议等案件也常有千万乃至过亿的律师费,但要到这个地步,门槛巨高,凤毛麟角。
劳动法业务为主只适合做一线城市的“都市丽人”。真正以劳动法一个专业体面“安身立命”,集中在北上广深,其他城市基本属于“附送服务”。毕竟越小的地方专业分工越不明显。如果不喜欢一线都市,又想“一招鲜,走遍天”,千万不要专做劳动法。
喜欢低调和不爱运动也别做劳动法。谈判是劳动法律师必修,有时可能还要面对处理事件成为新闻热点或者上演激烈冲突时被圈禁的“大逃杀”,不会沟通和身体赢弱,恐怕首季快速下线。
如果想时不常“休息”一下,劳动法也不是个好选择。宏观环境有周期,经济形势好,并购、投资、IPO等业务大火;经济下行,破产、争议解决就大增。所以时不常听到某些领域律师“应势赋闲”。劳动法律师基本不受周期影响,只要专业过关、价格过硬,永远都让你有活儿干~
太理想主义的也别做劳动法律师。毕竟是和人打交道,除了婚姻,劳动法算是社会关系中最深刻了解人性的律师业务。糟烂的不少,不展开。我常讲的一个老梗:有一年在东北牵头数万人上市央企的破产重整员工安置,近万人离职。严格依法离职补偿极低,后来我们找了政策依据,确定了合理方案。元旦去职工家走访,夫妻二人流着泪向我表示感谢,鸡皮疙瘩瞬间就起来了,觉得自己的工作真的是影响其他人的命运。正义感、使命感、价值感,数感同发,蹭蹭蹭涌来……因此,如果是理想主义者,亲测容易“上瘾”上头。
闲扯到此。劝退了其他人,我还是继续做劳动法吧!哈哈哈

|
|